哈尔滨香坊区政府网 统计公报 哈尔滨市香坊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(hrbxf.gov.cn)
2013年,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二届四次全会精神,紧紧围绕“两区”建设目标,全面推进“五大工程”,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,迎难而上、奋力拼搏,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,民生不断改善,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。
一、经济发展
经济总量
2013年,实现区域生产总值527.3亿元,同比增长5.6%,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5.6亿元、第二产业增加值309.2亿元、第三产业增加值212.5亿元,比上年分别增长6.9%、2.1%和11.4%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49.1亿元,同比增长10.4%,占全区GDP的比重为47.2%。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:64.1:34.9调整为1.1:58.6:40.3。第一、二、三产业对GDP贡献率分别为1.1%、23.6%和75.3%。
完成财政总收入37.1亿元,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.6亿元,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.7亿元,分别比上年增长10.9%、11.2%和10.5%,其中:教育事业费支出为7.7亿元。
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7.0%,比上年增加0.1个百分点。
农业
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。农业园区建设不断壮大,以光明、红旗为首的棚室发展突飞猛进,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,秋林云宴农业畜牧科技园区投资2190万元,建成猪舍8栋;天旺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场投资500万元,建成立体养殖猪舍2500平方米。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0042万元,比上年增长6.9%;实现农村人均纯收入11756元,同比增长18.2%。扶持壮大5000万元--亿元产值规模企业 15 户,扶持和培育亿元以上产值企业9户。
主要农副产品产量
指标名称 | 2013年 | 比上年增长(%) |
---|---|---|
粮食 | 96014吨 | 30.3 |
蔬菜 | 67061吨 | 22.4 |
肉类 | 18671吨 | 3.6 |
奶类 | 24748吨 | 0.04 |
工业
2013年,受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,我区工业发展依然面临严峻挑战。直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2户,实现增加值54.8亿元,同比下降11.2%。降幅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。
区域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12.3亿元,同比下降6.4%。其中:中省直企业实现增加值38.1亿元,同比下降14.9%(三大动力实现增加值35.7亿元,同比下降15.7%);分劈数据实现增加值57.5亿元,同比下降1.9%;地方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6.7亿元,同比增长5.4%。
全年直报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7.42亿元,同比下降15.8%;实现利税18.34亿元,同比下降46%;实现利润8.65亿元,同比下降45.9%。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22户,亏损面为21.57%,同比增长2.94个百分点,亏损企业亏损额4.64亿元,同比下降38.4%。产品销售率为98.5%,同比下降0.7个百分点;总资产贡献率为6.9%,下降5.93个百分点;资产负债率72.1%,增加0.2个百分点;流动资金周转率为0.98%,下降0.3个百分点。利税同比增长的企业有52户,占总户数的51%,利税总额同比增加超过100万元的企业27户,占总户数的26.5%。
直报规模以上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汇总表 |
---|
指标名称 |
本期 |
合计(102户) |
1、装备制造业51户 |
其中:三大动力 |
2、食品产业17户 |
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有41户,占直报规模工业企业总户数的40.2%,其中装备制造业企业17户,食品行业企业9户。41户重点企业实现的经济效益占直报规模工业企业的90%以上。
2013年直报规模工业企业户数分布 |
---|
总计:102户 |
---|
5000万元以下收入企业:61户 |
---|
5000万~~1亿元收入企业:24户 |
---|
亿元以上收入企业:17户 |
---|
建筑业及房地产开发
2013年,建筑业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态势,企业实力不断发展壮大,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。全区资质建筑业企业189家。全年实现增加值93.7亿元,同比增长9.2%;完成工程结算收入为203.6亿元,同比增长13.9%;工程结算利润12.0亿元,同比增长7.1%。
全年开工建设保障房项目16个,开工率100%,实际竣工803套,竣工率100%。
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3.6亿元,增长62.9%。其中,商品住宅投资79.7亿元,增长59.5%;办公楼投资0.38亿元,增长211.8%;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.8亿元,增长98.4%。
全区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增速
指 标 | 单 位 | 绝 对 数 | 增 长 % |
---|---|---|---|
房地产投资总额 | 亿 元 | 93.6 | 62.9 |
其中:住宅 | 亿 元 | 79.7 | 59.5 |
房屋施工面积 | 万平方米 | 564 | 41.6 |
其中:住宅 | 万平方米 | 466 | 42.4 |
房屋竣工面积 | 万平方米 | 46 | -56.1 |
其中:住宅 | 万平方米 | 41 | -56 |
商品房销售面积 | 万平方米 | 117.7 | -3.2 |
其中:住宅 | 万平方米 | 114.3 | 4.4 |
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
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.5亿元,增长14.7%。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26.6亿元,增长15.3%,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1.9亿元,增长12.5%。
全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.2亿元,增长21.9%,增幅比上年同期高5.3个百分点。
全区商品交易市场17个,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6个,成交额50.8亿元。
招商引资
2013年,全区实际使用内资目标任务为87.7亿元,全年实际完成89.32亿元,同比增长27.3%。实际使用外资目标任务为6746.4万美元,实际完成7684.98万美元,同比增长28.7%。2013年全区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目标任务为签约额39亿元,到位额5.85亿元。全年全区共签约项目36个,总签约额352.44亿元,到位额42.72亿元。
科技
科技工作在新起点上高位运行、高速发展。2013年,区本级科技支出3687万元,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达1.8%。新认定国家级高薪技术企业4户,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38户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83亿元。实施区级科技计划项目48项,投入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3426万元。申请专利3159件,授权专利1814件。
二、城乡建设和管理
2013年,启动实施了幸福村等村屯改造项目6个,实现投资12.65亿元,惠及18900余名农民群众。积极推进17个棚户区项目建设,启动建设回迁安置房94万平方米,竣工20.3万平方米,2985户居民入主新居。圆满完成三合路打通、进乡街高架桥、三环路打通等全市重点路桥建设工程征收任务。新建绥化路、松风街等市政道路7条,大中修街路6条,维修街路136条。改造农村公路11.9公里,修建村屯道路90公里。启动3座农村垃圾压缩间和1座转运站建设,增设垃圾清845个,新增环卫车辆62台,垃圾清运纳入城市管理范畴,50%的村屯达到“村容整洁”标准。全年新植树木17.63万株,新增绿地90.96公顷。
三、社区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
全区共有街道办事处20个,镇4个,社区居委会110 个,村民委员会46个。
2013年,为5313名失业人员发放了《就业失业登记证》,认定就业困难人员7008人,灵活就业补贴发放金额3819万。新农保新参保2064人,总数达33000人;城居保新参保371人,总数达2100人。办理城镇居民参加医保42885人,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5%。在全区17个社区、村屯安装了健身路径,并安装了相应的器材。第五届“香飘万里”文化艺术节共组织大型文艺演出20场,群众文艺演出和其他文化活动330场。共建设社区全民健身示范中心、区域文体活动场所和市民文体广场建设50个。
2013年,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57个。其中三级医院7个,二级医院6个,一级医院19个,镇卫生院4个,民营医院16个,门诊部12个,企业卫生所21个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社区卫生服务站44个,卫生监督机构1个,结核病防治机构2个,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个,妇幼保健所1个,口腔防治所2个,个体诊所72个,村卫生所46个。高等医学教育机构2个。
全区年末共有各类中、小学校67所,教职工7637人(专业教师6819人),在校学生79996人。其中:小学在校学生29170人;中学在校学生47479人;职业高中在校学生3347人。特殊教育学校1所,在校学生238人。
全区中、小学分布情况
公办(所) | 企办 | 民办 | 合计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城市 | 农村 | |||
小学 | 23 | 5 | -- | 1 |
初中 | 11 | 5 | -- | 2 |
普通高中 | 6 | -- | -- | -- |
职业高中 | 1 | -- | -- | 2 |
九年一贯制 | 6 | -- | ||
完全中学 | 2 | -- | -- | 2 |
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一体学校 | -- | -- | -- | 1 |
特殊教育学校 | 1 | -- | -- | -- |
四、从业人员劳动报酬
2013年,全区非私营城镇地域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47660元,比上年增长9.4%。其中: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报酬43924元 ;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报酬34062元;其它经济类型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报酬53746元。
五、人口和土地面积
2013年,全区常住人口921780人,全区户籍人口749358人。出生人口5186人,死亡人口4966人;人口出生率6.27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0.26‰。
全区土地面积344.5平方公里,其中:建成区面积93.84平方公里。
注:户籍人口数据由区公安分局提供,全区土地面积由区国土资源局提供,建成区面积由市规划局提供。